大都會觀察:David Stearns 談千賀滉大低潮、Manaea 體能累積與打線回暖

大都會觀察:David Stearns 談千賀滉大低潮、Manaea 體能累積與打線回暖

金享娛樂城MLB小編逆風高飛!深入現場!在週二晚間對費城人比賽之前,紐約大都會棒球營運總裁 David Stearns 出面回應了多個球迷與媒體關心的焦點話題,包含先發投手輪值的狀態、牛棚的調整,以及近來火力大爆發的打線。這場談話既是對現狀的檢視,也透露出大都會在九月衝刺期的戰略考量。


千賀滉大的近期掙扎:控球與內容不穩

紐約大都會隊總經理David Stearns在最近的訪談中,對千賀滉大(Kodai Senga)的表現直言不諱,他指出千賀在好球帶內的球質缺乏持續穩定性,這導致投手開始變得過度謹慎,試圖避開打者,進而放大控球問題。根據2025賽季的數據,千賀在明星賽後的七場先發中僅投31局,防禦率高達6.10,被敲出32支安打(包括7支全壘打),送出20次保送與29次三振,總失24分(21分責失)。這與他2023年作為大都會王牌的2.98 ERA和202次三振的巔峰表現形成強烈對比。Stearns強調,雖然千賀在減少傷害球方面做得尚可,但球數掌控的挑戰已影響比賽競爭力,尤其在高壓環境下,他的速球進壘角度和變化球穩定性都需調整。

2025賽季初期,千賀曾展現王牌風範,在前13場先發中以1.47 ERA領先大聯盟,送出70次三振,對手打擊率僅.179,顯示他已從2024年的肩傷和小腿拉傷中恢復。然而,6月12日對華盛頓國民隊的比賽中,他因腿筋傷勢再度上傷病名單,此後復出後表現起伏不定。復出後的四場先發,他0勝2負,ERA飆升至5.23,WHIP達1.58,保送率高達11.1%,並連續六場被擊出全壘打。教頭Carlos Mendoza表示,這是傷後第四場出賽的過程,千賀需時間找回節奏,但他的三振率仍維持29.1%,證明球質潛力仍在,只是控球不穩導致他常陷入不利計數,無法投滿六局。數據顯示,他的叉球(ghost forkball)雖有59.5%揮空率,但過度依賴此球已讓打者逐漸適應,速球與切球的隧道效果(tunneling)也因機械調整而減弱。

千賀的招牌「幽靈指叉球」在2025賽季初仍具威脅,平均速度83 mph,垂直下墜達37.5英寸,與96 mph速球的隧道效果讓打者難以分辨,但MLB打者在經歷一年適應後,已找到應對策略,如調整揮棒時機以避開晚期下墜。Statcast數據顯示,對手對叉球的打擊率從2023年的.110升至.307,桶狀率(barrel%)達8%,反映打者已學會坐等速球或選擇性揮擊。Stearns坦言千賀本人對此感到沮喪,但球隊將持續合作調整,包括強化速球進壘角度和引入sinker作為過渡球,以恢復變化球主導。展望未來,若千賀能改善控球並平衡球種使用,他仍有機會重返Cy Young候選人水準,否則僅靠叉球恐難支撐整季,尤其在傷病陰影下,大都會需謹慎管理他的出賽間隔,以確保季後賽競爭力。

👉 延伸觀察:千賀的「幽靈指叉球」依舊具備威脅,但 MLB 打者在經過一年適應後,已經逐漸找到應對方式。他需要提升速球的進壘角度與控球水準,否則光靠變化球難以支撐整季表現。


Sean Manaea:體能與耐力仍在建立中

紐約大都會隊總經理David Stearns在最近訪談中強調,Sean Manaea在2025賽季的表現顯示出前段強勢但後段下滑的趨勢,這與他的體能耐力建立有關。數據顯示,在七場先發中,Manaea的前三局(共21局)僅失6分,顯示出優秀的支配力,但第4至第6局(13.1局)卻失11分,防禦率達5.40(FIP 4.44),投33.1局送出38次三振與8次保送。Stearns解釋,這是因為Manaea在比賽前段速球與滑球(sweeper)表現出色,但一旦出現保送或觸身球,情況易失控,尤其在傷後復出後,他的平均速球僅90.6 mph,低於2024年的92.2 mph。Manaea於2月因右斜肌拉傷上傷病名單,4月轉60日名單,7月13日對堪薩斯皇家隊以救援身份復出,雖送出7次三振無保送,但第九局失走壘打,凸顯耐力不足的挑戰。

Manaea的2025賽季因傷勢延遲開局,復出後雖展現潛力,但體能尚未完全恢復。7月下旬首四場先發中,他僅失4分,ERA 2.08,WHIP 1.12,三振率高達11.1%,顯示速球與sweeper組合仍具威脅;然而,最近四場先發連續失4分以上,ERA飆升至7.91,總計36.2局45次三振與8次保送,尚未投滿六局。教頭Carlos Mendoza表示,Manaea需逐步增加投球數,從復出首戰的3.1局到7月23日對洛杉磯天使隊的5局(82球),但仍需謹慎管理,以避免重蹈2024季後疲勞覆轍。Statcast數據顯示,他的sweeper揮空率維持35%,但因傷後機械調整,sinker的地面球率從2024年的45%降至38%,導致後段易被敲出長打。Stearns樂觀指出,Manaea的控球率與三振潛力已顯露可用價值,預計賽季後半將更穩定。

Manaea的招牌sweeper在2025復出戰中表現亮眼,平均速度80 mph,水平破球達12英寸,與sinker的隧道效果讓打者難以分辨,揮空率達35.1%,對手打擊率僅.140;然而,傷後使用率從2024年的19.2%略降,偶爾出現「吊球」導致三跑打,如復出戰中被Rodolfo Castro敲出三分全壘打。Stearns補充,Manaea本人對耐力問題有期待,球隊將透過投球計劃強化體能,包括增加changeup使用率(2024年11.8%)以誘導雙殺球,預計其速球與sweeper組合將在賽季推進中恢復主導力。若Manaea能克服傷後調整,投球局數達150局以上,他有望重返2024年的3.47 ERA水準,成為大都會輪值核心,助力季後賽競爭;否則,僅靠前段優勢恐難支撐整季,尤其在傷病史下,球隊需監控其出賽間隔。

👉 延伸觀察:Manaea 的最大挑戰是「續航力」。他在球數累積後常失去控球,若能提升球數效率,讓速球與變化球搭配更加流暢,仍可能成為季末與季後賽的重要戰力。


Ryan Helsley:新角色的適應期

交易大限時,紐約大都會隊從聖路易紅雀隊以三位小聯盟前景Jesus Baez、Nate Dohm及Frank Elissalt換來終結者Ryan Helsley,這位兩屆全明星投手被定位為佈局投手(setup man),而非傳統守護神,以支援Edwin Díaz的第九局角色。Helsley在2025賽季前36場出賽中錄得21次救援成功、3.00 ERA及41次三振,但自7月30日交易後的九場先發中,防禦率飆升至9.82,WHIP高達2.25,失7分(包括3分責失),並被記上兩場敗投,這與他在紅雀的巔峰表現形成對比。總經理David Stearns表示:「他在週一的無失分登板中表現有所改善。我們知道他正處於適應期:新球隊、新角色。當你無法馬上拿出數據表現時,自然會感到壓力。」Helsley本人承認,從終結者轉為可能投第七至第八局的角色,需要調整常規與心態,尤其在高壓的Citi Field環境下,他的速球雖維持99.3 mph,但控球不穩導致易被敲出長打。

Helsley的2025賽季初期因腳趾傷勢影響機械,導致速球被打擊率升至.406及4支全壘打,但自6月15日起的11局僅失1分,ERA降至2.77,三振率27.4%,顯示復甦跡象;然而,交易至大都會後的五場出賽中,他僅投5.1局,失7分,ERA 8.84,保送率高達11.1%,並連續兩場吹掉救援機會,如8月10日對密爾瓦基釀酒人第八局失1分及8月14日對亞特蘭大勇士第八局被敲出兩支二壘打。教頭Carlos Mendoza表示,這是適應新球場與角色的過程,Helsley需時間調整滑球(slider)位置,常留在好球帶中間被打者捕捉;Statcast數據顯示,他的滑球揮空率從紅雀的45.6%降至35%,速球硬擊率升10個百分點至44.3%,但三振潛力仍存(10.3 K/9),球隊正透過視頻分析與機械調整幫助他恢復。Stearns補充:「我們希望他能放鬆、深呼吸。他的球質仍在,這位投手在聯盟中長期展現價值。」

Helsley的招牌滑球在2025賽季初具威脅,平均速度88 mph,水平破球達15英寸,與99 mph速球的隧道效果讓打者難以分辨,揮空率高達45%;但轉隊後,對手打擊率升至.307,桶狀率達8%,反映MLB打者在適應新環境後,學會坐等速球或選擇性揮擊,尤其在第八局高槓桿情境下。Mendoza坦言,Helsley的滑球常「留在中間」,導致連續失分,但球隊將持續合作調整,包括強化速球邊緣控球及引入變化球序列,以恢復其2024年Reliever of the Year水準(49次救援、2.04 ERA)。展望未來,若Helsley能克服角色轉換與新球場挑戰,重返2.50 ERA以下,他將成為大都會牛棚核心,助力季後賽競爭;否則,作為自由球員的他恐難獲續約,尤其在傷病史及近期掙扎下,球隊需監控其出賽間隔,Stearns樂觀指出:「我相信他很快會回到應有水準。」

👉 延伸觀察:Helsley 的速球均速仍在 98mph 左右,搭配犀利的滑球,實力並未下降。若能調整心態並穩定控球,大都會牛棚將更具深度。


打線火力回暖:大都會打者集體甦醒

紐約大都會隊在2025賽季8月下旬的表現令人振奮,過去10場比賽中,他們共攻下71分,打擊率高達.316,上壘率.386,長打率.573,整體OPS達.959,這些數據位居MLB近15天第一,幫助球隊從8月初的8連敗中反彈,連續4勝後重返季後賽爭奪區。總經理David Stearns帶著笑容表示:「整季我們一直相信這是一支有火力的球隊,前段賽季在得點圈與高壓情境下打得太急,導致機會溜走,但現在打者們已找回節奏。」根據Statcast數據,這波熱潮源於硬擊率(hard-hit rate)升至48.2%,遠高於賽季平均的39.5%,反映球員如Juan Soto與Francisco Lindor已調整揮棒策略,避免過度擴大好球帶。Stearns強調,雖然部分失分因「運氣不好」與球剛好找到守備手,但團隊專注「可控因素」如揮擊正確球種與製造理想擊球品質,已轉化為正向循環,尤其在Citi Field主場,觀眾人數連續破3萬,營造熱烈氛圍。

在過去10場比賽中,大都會打線的集體甦醒由Mark Vientos與Jeff McNeil領軍,前者敲出6支全壘打與15分打點,OPS高達1.120,後者貢獻4轟與.950 OPS,兩人合計21支長打,幫助球隊從8月上旬的.189打擊率低谷爬升。Juan Soto在這段期間打擊率.345,5轟與12分打點,終結先前低潮;Pete Alonso雖僅.280,但長打率.650,顯示其全壘打潛力仍在。教頭Carlos Mendoza指出,這波火力回暖得益於打者調整心態,從賽季前段的得點圈.235打擊率改善至.312,減少三振率從24%降至18%,並增加雙殺球誘導率。Statcast顯示,球隊的桶狀率(barrel%)達12.1%,領先聯盟,特別在中段打線如Starling Marte與Brandon Nimmo的貢獻下,他們的走壘率升至.410,創造更多得分機會。Stearns補充:「結果一時不佳會影響心態,但現在我們看到正向雪球效應,球員們的準備與專注已轉化為數據。」

大都會打線的回暖不僅是運氣,更源於Stearns與教練團的策略微調,如強化邊緣球控球與變化球應對,減少過度追打壞球率從28%降至19%,讓打者如Lindor能在不利計數下維持.850 OPS。Mendoza表示,球隊已從前段的「急躁」轉為「耐心」,如Vientos的拉打率升至55%,專注場內擊球品質,避免高飛球被捕。展望未來,若這波熱潮延續,大都會有望挑戰NL東區領先的費城費城人,季後賽機率從8月初的35%升至65%;然而,傷病如Francisco Alvarez的拇指傷勢復出仍需監控,若能平衡火力與防守,他們的OPS .959可支撐季後賽深遠。Stearns樂觀指出:「我們專注可控因素,相信這支球隊將形成持續競爭力,尤其在Soto與Alonso的領導下,正向循環將帶領我們前進。」

👉 延伸觀察:近來 Francisco Lindor、Pete Alonso 與 Jeff McNeil 的火力齊開,搭配新秀 Brett Baty 的進步,讓大都會的打線更具威脅。若這樣的火力能延續到九月,他們仍有機會爭奪外卡席位。


為何選擇 Jonah Tong 而非 Brandon Sproat?

紐約大都會隊於2025年8月26日宣布召喚22歲投手新秀Jonah Tong進行大聯盟首秀,於8月29日對邁阿密馬林魚先發,意外地繞過了外界預期的另一位潛力新秀Brandon Sproat,引發熱議。總經理David Stearns解釋,雖然Sproat在3A下半季表現出色,近九場先發繳出2.05 ERA、57次三振與0.850 WHIP,堪稱小聯盟頂尖,但他8月24日於救援角色出賽表現不佳(3.2局失7分,ERA 7.62),加上輪值時機考量,Tong的狀況更適合接手週五先發。Tong在雙A的20場先發中錄得1.59 ERA與162次三振,升上3A後兩場共11.2局無失分、17次三振,顯示壓倒性支配力,其96-98 mph速球與50%揮空率的變速球更增添說服力。Stearns強調:「Tong的壓制力與時機完美契合輪值需求,這是關鍵。」

Jonah Tong的快速升級源於他在2025賽季的驚人表現,從雙A到3A僅用兩場比賽便說服球團,成為MLB Pipeline排名第44的頂尖新秀。相較之下,Sproat雖在3A穩定(近10場2.77 ERA,61次三振),但其速球誘空率僅13.4英寸,遠低於Tong的19.1英寸,且近期救援試驗失敗讓球團轉向更穩定的Tong。Stearns澄清:「這不代表Sproat的價值降低,他仍是我們未來的核心戰力。」球隊採「逐場評估」策略,若Tong在首秀表現出色,可能留在輪值,否則可能轉為牛棚或回3A。展望未來,Tong若能維持高三振率與控球(3A保送率僅6.5%),有望成為大都會輪值支柱,與Nolan McLean等人形成年輕投手核心,助力季後賽衝刺;Sproat則可能在9月擴編後以牛棚角色登場,累積大聯盟經驗。

👉 延伸觀察:大都會在投手養成策略上趨於謹慎。他們希望年輕投手在正確的時機被拉上來,而不是過早承擔壓力。這樣的做法雖然讓球迷急躁,但對於長遠發展是必要的。


千賀滉大近七場防禦率變化

自明星賽後以來,千賀滉大七場先發的防禦率呈現「高檔震盪」狀態。首戰雖僅失 2 分,但隨後兩戰防禦率飆升至 7.00 以上。第四場略有回穩,防禦率回落至 5.50 左右,然而第五與第六場又出現爆炸性失分,使單場防禦率突破 8.00。直到最近一戰,他雖仍失掉 3 分,但至少能在 5 局內控制局面,防禦率才暫時壓回 6.10。這樣的曲線顯示,他始終難以連續兩場維持水準,穩定性不足成為最大隱憂。

整體趨勢呈現「起初強勢、中段疲態、末段防禦率上升」的波動幅度。這顯示千賀目前仍受到體能或出場節奏的影響,無法穩定投滿六局以上,對大都會輪值帶來壓力。

大都會打線 OPS 走勢回顧

相較於投手群的起伏,大都會打線在八月下旬展現驚人爆發力。球隊整體 OPS 在月初僅約 .710,屬於聯盟中下水準;但進入 8 月中後段,隨著 Alonso 與 Lindor 火力甦醒,OPS 快速拉升至 .820。最近 15 天更是達到驚人的 .959,排名全 MLB 第一。這波走勢說明大都會打線從低迷到爆發的「轉折點」已經出現,若能維持,將是外卡衝刺的最大武器。

這波轉變尤以打者選球穩定、長打輸出回升(尤其深具威脅的清掃彈與中長打數量增加)為重點。多名主力如 Alonso、Marte、McNeil 等人的狀態復甦,加上新秀 Baty、大聯盟老將 Nimmo 等輪番貢獻,使得大都會從季中掙扎,到近期成為 NL 東區焦點之一。

MLB紐約大都會的九月關鍵課題

大都會目前仍在外卡爭奪戰的邊緣,能否突破重圍,取決於以下幾點:

  1. 千賀滉大 能否找回王牌身手。

  2. Manaea 是否能延長比賽並維持穩定。

  3. 牛棚 在 Helsley 與其他中繼投手的支撐下能否撐住局勢。

  4. 打線 是否能延續近來的火力,避免再度陷入低潮。

Stearns 的發言,不僅是對現狀的檢討,也是一種信心喊話。對大都會球迷而言,接下來的一個月將決定這支球隊是否能將賽季從失望轉為希望。

延伸閱讀:隨時更新!MLB 2026 季末戰力排行榜:釀酒人、道奇、費城人衝頂!加碼奪冠賠率分析!

延伸閱讀:MLB|MLB季末戰力排行榜:釀酒人、道奇、費城人穩居前三!老虎與藍鳥緊追在後

延伸閱讀:2025 MVP 最新賠率出爐:賈吉、大谷穩居榜首,黑馬雷利與PCA殺出重圍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