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聯新人王誕生 尼克·柯茲(Nick Kurtz)全票獲獎改寫新秀傳奇!2025年的MLB獎季正式開跑,而揭開序幕的,就是「新人王」的榮耀時刻。這一年,美聯的焦點毫無懸念地落在奧克蘭運動家的新星,尼克·柯茲(Nick Kurtz)身上。這位年僅22歲的一壘手,以壓倒性氣勢奪下「傑基羅賓森新人王獎」(Jackie Robinson AL Rookie of the Year),而且是全票通過。他的隊友、游擊手雅各·威爾森(Jacob Wilson)拿下第二名,波士頓紅襪的外野手羅曼·安東尼(Roman Anthony)則名列第三。
至於國聯的榮耀,則屬於亞特蘭大勇士的捕手,德瑞克·鮑德溫(Drake Baldwin)。但在這個屬於新人故事的舞台上,最亮的那道光,無疑來自綠金配色的奧克蘭。今年的投票制度也有了變化。過去僅限三位入選,如今擴大為五名,讓更多優秀新秀能被看見。每個聯盟共有30位投票者,由「美國職棒記者協會」(BBWAA)各地分會的代表組成,其中兩位投票人來自這次報導的團隊:芝加哥分會的羅素·多西(Russ Dorsey),以及克里夫蘭分會的喬丹·舒斯特曼(Jordan Shusterman)。
雖然柯茲的全票當選毫不意外,但其他入圍者之間的拉鋸卻充滿故事。以下是兩位投票者的完整票單與他們的選擇理由,這不只是投票,而是一場對「新人時代」的深度剖析。
喬丹·舒斯特曼的投票:
-
奧克蘭運動家 一壘手 尼克·柯茲
-
奧克蘭運動家 游擊手 雅各·威爾森
-
波士頓紅襪 外野手 羅曼·安東尼
-
波士頓紅襪 捕手 卡洛斯·納瓦雷茲(Carlos Narváez)
-
堪薩斯皇家 左投 諾亞·卡梅隆(Noah Cameron)
羅素·多西的投票:
-
奧克蘭運動家 一壘手 尼克·柯茲
-
波士頓紅襪 外野手 羅曼·安東尼
-
奧克蘭運動家 游擊手 雅各·威爾森
-
堪薩斯皇家 左投 諾亞·卡梅隆
-
芝加哥白襪 游擊手 柯爾森·蒙哥馬利(Colson Montgomery)
文章目錄
Toggle尼克·柯茲的驚人一年
尼克·柯茲(Nick Kurtz)的故事,讓人再次相信棒球仍有「天選之人」。他才剛滿22歲,卻以一種幾乎不合常理的成熟與穩定,橫掃整個美聯投手群。許多教練形容他「像是被直接拉進大聯盟的十年老將」,而非剛從選秀舞台走下的新秀。柯茲在2024年選秀以第4順位被奧克蘭運動家選中,隔年春訓就打出驚人火力。原本球團只是想讓他在小聯盟磨一年,結果他用春訓的長打說服教練:「我準備好了。」球季初他便進入大聯盟,開季短短兩週就繳出打擊率.350、長打率破七成的誇張數字。到了7月底,他用那場對休士頓太空人的「四轟之夜」正式寫入歷史。
那晚,他每一次揮棒都像帶著爆炸力道。太空人投手群輪番上陣,卻沒人能讓他安靜。當他第四度揮出全壘打時,全場球迷起立鼓掌,運動家的休息區像在慶祝奪冠一樣,他們知道,一個時代的開端正在發生。整個賽季下來,柯茲出賽117場、敲出36轟,OPS高達1.002,這是史上僅有6名新秀能達成的數據。更誇張的是他的進階數據,170 wRC+,代表他的打擊產值比聯盟平均高出70%。放眼全聯盟,只有大谷翔平(Shohei Ohtani)與亞倫·賈吉(Aaron Judge)能與他並列。
他不只是強打,更是聰明的打者。柯茲在面對變化球時依然保持極高的耐性,保送率高達15%,對投手的球路閱讀能力像是經驗老到的打擊教練。他唯一的弱點,是對左投的應對仍不夠成熟,但隨著經驗累積,這種弱點會逐漸被時間磨平。對奧克蘭這座城市來說,柯茲不只是球員,他是希望的象徵。一支因搬遷傳聞、戰績低迷而被遺忘的球隊,突然有了能讓人買票進場的理由。當他在打擊區調整手套、微微抬頭時,奧克蘭的空氣似乎都安靜了幾秒。
「他不只是強,他讓人有理由相信未來。」這是記者羅素·多西在投票理由裡寫下的句子,也成為2025賽季最真實的註腳。
威爾森與安東尼的第二名之爭
在新秀榜單裡,投手往往被打者光環掩蓋,但堪薩斯皇家左投諾亞·卡梅隆(Noah Cameron)證明,穩定與智慧同樣值得掌聲。皇家2025年的投手輪值幾乎被傷病摧毀,先發一度剩下兩人能投。但卡梅隆站了出來。他不是火球派,速球僅92英里,卻能憑藉精準控球與節奏變化主宰比賽。
整季24場先發,他投出138.1局,防禦率2.99,三振率26%,保送率僅6%。他不是靠運氣,而是靠策略。他懂得如何引誘打者出棒,利用內角伸卡球搭配外角滑球,讓打者永遠在錯亂節奏中出手。在數據時代裡,他的投球像是一本老派教科書。他最拿手的是曲球,那顆12-6下墜的球路,每次都像畫出完美弧線。根據Statcast統計,他的曲球「每百球失分貢獻」為-8.4,是全聯盟排名前三的球種之一。
卡梅隆不僅成為皇家本季最可靠的先發,還讓球迷看到這支球隊未來的藍圖。假如柯爾·雷根斯(Cole Ragans)與克里斯·布比克(Kris Bubic)能在2026年健康回歸,這三人將構成「皇家左投三劍客」,一個可以重啟球隊競爭力的核心。喬丹·舒斯特曼在投票理由中寫道:「他不華麗,但他代表投手最純粹的價值:穩定地給球隊勝利機會。」卡梅隆的存在,也提醒人們,棒球的浪漫不在全壘打,而在那個每五天登板、讓球隊安心的男人。
別忽視諾亞·卡梅隆
2025年,美聯投手新秀普遍陷入低潮,沒有太多華麗的數據能吸引媒體注意,但在這片安靜的背景裡,堪薩斯皇家左投諾亞·卡梅隆(Noah Cameron)悄悄打出了一個「技術派」的完美樣本。卡梅隆不是那種能投出99英里速球的投手,他的平均球速只有91-92英里,但他以穩定的出手點、乾淨的機制和精準的控球,成為少數能在大聯盟生存的技巧派左投。他懂得利用打者的心理弱點,用變速差和角度壓迫對手。當其他新秀追求「爆表球速」時,他選擇用腦子取勝。
在他新秀賽季的前13場先發中,有10場失分少於三分。整季防禦率2.99、投出138.1局、只被敲出10支全壘打。他讓人想起當年的馬克·柏利(Mark Buehrle),不驚艷,卻無法被忽視。
更難得的是,他在皇家這支傷兵滿滿的球隊中撐起了整個先發輪值。那一年堪薩斯城的七月異常炎熱,投手群一個接一個倒下,但每隔五天,卡梅隆都準時站上投手丘,帶著一副平靜的表情,面對任何強打者。
他擁有兩種破壞力極強的變化球,滑球與曲球。根據Baseball Savant的分析,他的曲球在全聯盟的「每百球失分貢獻」中名列前五,打者的被打擊率僅.171,揮空率超過40%。這意味著他雖非火球派,但能靠變化與落差「吃」掉打者。這樣的數據對於任何投手來說都不尋常,對一個新秀更是罕見。喬丹·舒斯特曼形容他:「他不靠運氣、也不靠驚喜,他靠的是對每一顆球的計算。」若說柯茲用力量改寫了新秀的定義,那卡梅隆則用精準證明,棒球裡永遠有給頭腦型選手的位置。
喬丹·舒斯特曼的最後一票:卡洛斯·納瓦雷茲
當所有人都在爭論誰應該是第五順位時,喬丹·舒斯特曼選擇了一個幾乎沒有人想到的名字,波士頓紅襪的捕手卡洛斯·納瓦雷茲(Carlos Narváez)。這位來自委內瑞拉的捕手,在2024年冬天被洋基交易到紅襪時,幾乎沒有人注意到他。波士頓球迷當時更關心安東尼與梅耶(Marcelo Mayer)這些潛力股。但到了2025年中段,他卻成為紅襪最關鍵的拼圖之一。
納瓦雷茲在球隊的影響力,不只用打擊數據能解釋。紅襪在他先發的107場比賽中拿下67勝40敗,沒有他時戰績是22勝33敗。這樣的差距,幾乎等於一位明星投手的價值。他在接捕與比賽節奏上的掌握能力,是那種「投手會感謝你」的存在。他的捕手框球能力名列前段班,對跑壘員的控制力更是驚人,阻殺成功率高達44%,幾乎讓對手不敢輕易起跑。更重要的是,他與投手的配合默契。他懂得如何安撫新人投手的緊張,也懂得在緊要關頭走上投手丘、對同伴說一句:「我知道你能辦到。」
打擊方面,他的數據並不亮眼,打擊率.241,上壘率.306,長打率.419,wRC+僅99。但對捕手而言,這樣的火力已經是「中上水準」。更何況他在防守端的價值遠遠超過帳面數字。「他是那種不被鏡頭捕捉到的球員,但每場比賽都在塑造勝利的細節。」舒斯特曼說道。納瓦雷茲或許不會出現在海報上,但在波士頓的休息室裡,他的存在比誰都重要。
從數據到故事:一屆新人王的意義
2025年的美聯新人王,不只是獎項的角逐,更像是一場棒球文化的縮影。這一年,我們看見力量與精準的對話,穩定與爆發的拉鋸。柯茲代表了棒球的未來,年輕、無畏、以數據為基礎卻又充滿人味。威爾森象徵傳統價值,細膩、防守、職人精神。安東尼則讓人看到熱血的瞬間,而卡梅隆與納瓦雷茲,提醒我們棒球的靈魂仍在那些看似不起眼的角色身上。
「新人王」這個名詞,在媒體報導裡常被簡化成數字遊戲,但實際上,它是時間的儀式。它宣告一個時代正在交棒,也讓那些正在掙扎的新秀知道,努力會被看見。柯茲的全票當選,不只是勝利,而是一種訊號:球迷願意為年輕的熱血歡呼。這樣的榮耀,不只是屬於他個人,更是屬於那些為棒球投入青春的每一個人。當我們回望這個賽季時,會記得的不只是數據,而是那個7月夜晚的四轟,那個紅襪更衣室裡的捕手指令,或是那個在炎熱夏天仍堅持投完八局的左投身影。這些場景,才是棒球的真實詩篇。
「球爺嘴球」的相關運彩預測話題
這屆新人王的結果,也在球迷之間引發了另一場「預測熱潮」。在「球爺嘴球」社群裡,不少人拿這次投票結果來比喻2026世界盃冠軍預測,因為本質相同:這是一場關於信念、數據與人性的比賽。有人早在五月就斷言柯茲會全票當選,甚至模擬投票過程、計算各地媒體立場,結果幾乎命中。這樣的「預測熱潮」延伸到足球圈,大家開始討論:如果新人王能被這麼精準地看出,那2026世界盃冠軍是不是也能用同樣的方法推測?
金享娛樂城的粉絲頁因此成為熱議中心。有人用進階數據推論法國或阿根廷會奪冠,也有人用「情緒模型」分析哪支球隊氣勢最盛。正如柯茲在棒球場上證明數據與情感可以並存,球迷也在學著用理性與熱情雙重角度去看運動。
這其實正是體育的美妙之處:你可以用統計預測未來,也可以用直覺去相信某個人。你可以說柯茲的170 wRC+是歷史級數據,也可以單純說「那個孩子揮棒時真的會發光」。就像世界盃的冠軍預測再精準,也無法預見最後的劇本,體育永遠是一場「無法完全被解釋」的浪漫。所以無論是新人王投票,還是「球爺嘴球」對2026世界盃冠軍的預測,我們最終都在追求同一件事:在一個瞬間,看見人類潛能被點燃的那道光。
延伸閱讀:NBA|LeBron James轉戰發展聯盟準備復出,湖人121:111有驚無險勝黃蜂










